氢电的短板太多,数不胜数

观察网   2023-08-16 13:42:48

在路上

这位朋友,你用这么大篇幅来讨论,显然是很用心的,我回应你一下,首先声明,我对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没有偏见,没有利益关系,哪个都好,只要能造福人类。所有论述只基于我个人对各方面的了解,我本人也不懂技术,都是新闻内容。需要强调的是,我这些新闻来源都是官方的有可靠保障的,包括央媒,国外的主流媒体等等。


(资料图片)

你所有论证归纳一下,就是两点,氢能的性价比,安全性。

就技术来说,你列举了很具体的数据,非常好,我不懂,但这些都是具体技术层面的东西,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应你的问题。

第一,性价比,

1.设备成本方面,国内多方面都在研发,而且比前几年取得看不小的进步,国外有,国内也有,是央视采访大连一家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单位的人说的,他们在继续公关几个重要节点,有机会让设备成本继续下降。其中提到贵金属材料,他们再找替代方案。

2.氢的制备,运输成本。不算国外,光国内都有不下百十来家公司在研发攻关。寻求技术突破,制备方面,最近一个报道,风电制氢,忘了说的是在建还是已经投产了,就是把风电在海上直接制备成氢。成本会大幅降低。同时制约海水制氢效率的技术难题也在突破。关于运输,去年的新闻,利用天然气管道运输氢,就是天然气里同时可以注入20%的氢,通过管到运输到全国各地,到终端在把天然气和氢气分离开,已经实验成功了,设备投资小,安全环保。长距离的运输算是可以解决了。

第二,安全性

这个涉及整个过程,运输,存储,设备运行过程中等等,我也不知道太多,只知道都在研发突破。但有个思路,不妨说给你听听,氢能源也有不同的技术路线,氢电转化,使我们常说的这种,还有一种是氢制甲醇的技术路线,这同样也是新能源车,很少有人说,但一直有人在做,说起甲醇车,应该都听说过,但多数都是煤制甲醇,同样不环保,如果用氢制甲醇,就是环保的了,这样就解决了氢的诸多不利安全因素。具体这事你去问李书福,和他讨论一下,他的团队收购了国外的甲醇技术公司,有中科院院士主导,已经干了很多年了,也争取到了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,而且有个别地方有规模不小的货运车队在运营,我相信如果一点不靠谱,他也不会这么执着的大量资金投入,一定也是论证过的。

之所以现在的氢能源无法普及和电动车抗衡,一定有短板,既然技术上是科兴的,现在的短板,五年十年之后谁又敢说就不会有技术突破。

电动车的短板是储能的电池,不是电,大家要搞清楚。当然同样谁也不敢保证电动车的储能电池不会又颠覆性的技术出现,比如现在钠离子电池,钠的获取可比锂容易又便宜,还更环保。

事实上,并不是谁一定取代谁的技术,这和VCD和DVD是不一样的,也可能是并行不悖。就看谁的技术突破更多,优势更多。我个人觉得五到十年,会有一个分晓。如果氢能的优势仍然大幅落后电动车,氢能这些人也不用玩了,十数年都搞不定,老板赚不到钱,也不太会烧那么多钱搞研发了。

关键是氢电的短板太多,数不胜数。

第一个短板就是电解制氢的效率不高,56度电只能电解出总能量33度电的氢,最后只能发出16度的电,电解制氢已损失40%的电能,再发电的时候,电池效率只得50%,再折损30%的电能,最后只得原来28%的电,而且还没有算储运氢气的设备能耗,算上得折损90%的电能。

即使其他的损耗成本不计算,光电解制氢的电能折损达到40%,一对比锂电的复原率达90%以上,就让氢电池没有使用前景。

第二个,需要用到的高压、低温、高温设备太多,都是重资产项目,而锂电只是制作一个电池而已,是轻资产项目,设备简单易制作。如果这些复杂的高压、高温设备装到车上,车的重量可想而知。不要只看到氢的重量,还要看到一系列的辅助设备重量还有电池的重量。

第三个,价格高,电池要贵金属、要高温而且易中毒报废、储运设备要高压以及高耗能的辅助设备。这些都是高成本设备,现在锂电池的成本是1000元一度电左右,比氢电池便宜得多,而且是非折损型的,可重复利用。

氢能不符合成本效益,以后也别吹了,一样事物能不能应用,要看成本效益的。